close

   中華科幻學會2011系列講座II的第二場,由馬立軒主講的光劍大戰納希爾,主要在探討科幻與奇幻的相同與差異點。(有興趣參加中華科幻學會的人請到臉書首頁

   主講人在演講台上初試身手,就已經表現出大將之風。演講以科幻與奇幻文學的起源作開頭,從神話故事開始一直討論到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那種魔法與科學沒有分界的狀況。

   演講中提及奇幻與科幻其實就是幻想的產物。各種故事中幻想出來的裝置或道具,其實也都是大同小異,不過就是對原理的解釋不同罷了。


   文學的讀者是人,故事背後的寓意也必然是以人為本。不論故事中出現的是幻想生物、動物還是外星人,都是架構在人類文化上再以擬人手法呈現。難攻博士曾拿<第九禁區>和<MIB>舉例,指出故事內的外星人其實都是在講現實中的不同族群,其實不只是科幻作品如此,奇幻故事中也是一樣。就拿全世界最多人玩的奇幻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來說吧,遊戲中的各種族也都是反應著現實中的國家民族︰人類(美國人)、牛頭人(印地安人)、熊貓人(中國人)、矮人(蘇格蘭/愛爾蘭人)、狼人(英國人)和血精靈(法國人)。遊戲中不但各種族都說著帶有相對民族口音的英文,就連舞蹈也都是直接使用現實中相對應的民族舞蹈。
   其實馬立軒說得很有道理,不管是魔戒還是星際大戰,質量效應還是闇龍紀元,都是一個關於英雄、勇氣與友情的故事。科幻還是奇幻,都還是說给人聽的〝人的故事〞。

 

 

被美國官方幹員霸凌的真的只是個外星人嗎?

   

   我相信主講人有了這次演講的經驗後,以後節奏一定能拿捏得更好。我建議以後也許可以先決定好影片的笑點,直接跳到影片中最有梗的片段,以減短影片播放的時間。畢竟影片大家可以會後上網再看,但是聽講的機會卻是難得呀。

 

   主講人特地準備了一份內容相當豐富完善的講義,其中對許多經典奇幻和科幻作品,有著精闢的介紹,會後仔細讀完,學到了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秋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